2)第二百八十二章节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是在燃烧着,热成像仪也收到了干扰,这让战车兵们多少有些怨言,从正面山坡推进的步兵拉开着散兵线,三三两两的掩护着,缓缓的据枪前行,只要山坡上敌人有任何异动,立即给与火力掩护。

  忽然之间,从高地之上,从弥散在昏暗中的烟幕深处,两团火球骤然冲出,这两团火球挟风带火样的而来,如同流星一样的冲出烟雾,直接扑向正在游走射击的轮式步兵战车。

  “反战车火力……”轮式步兵战车的告警系统在*刚开始扑来的时候,便是自动启动干扰系统,同时自动发射了*,炸开的干扰使得整辆战车周围顿时火树银花一样,但这样短的距离上,什么样的干扰手段都显得有些为时已晚。伴随着金属的碰撞声,一阵凄厉的贯甲声中,一头扎来的“毒蛇”反坦克*导致直接撕开轮式步兵战车薄薄的合金装甲车体。

  由于印度陆军在1980年代装备的反坦克*几乎是苏联的AT系列的4、5型*,这些第一、二代反坦克*,不仅仅体积庞大、自动化程度低、射程近和抗干扰性能差,而且对付不了现代坦克装置的新型复合装甲等新型防护装甲。于是印度陆军开始着手自信研制“毒蛇”反坦克*。但和所有的印度自行研制武器系统一样,“毒蛇”*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制导系统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尽管从1990年首次实验开始到1997年,耗时八年,但是多个光电技术障碍一直没有能解决,知道1997年9月9日,安装了采购自法国的被动红外热成像导引头的“毒蛇”才第一次试射成功。随后1999年,“毒蛇”在ALH直升机上实现了系统整合,至2000年,装置热成像仪系统的“毒蛇”在野地测试时成功锁定并摧毁了四公里远处的一辆T-55坦克,从那之后“毒蛇”开始小规模生产。2004年6月10日,“毒蛇”在海德拉巴发射场进行了最后一次成功试射,并年年底开始批量生产。针对多数先进主战坦克普遍综合运用复合装甲防护的特点,世界各国的先进反坦克*都是采用双级串列式高爆战斗部,“毒蛇”也不例外,虽然仍为化学能破甲原理,但“毒蛇”的多级装药可有效对付多层装甲防护。“毒蛇”的战斗部采用了先进的爆炸成形技术。两个先炸的前置装药在主装药起爆前按顺序起爆,前置装药的药型罩材料采用了钼,而不是常用的紫铜,这一点,是比较的先进的。在研制试验中,前置装药的药型罩材料采用了钼的“毒蛇”的战斗部成功地击毁了能有效防御紫铜罩串联战斗部的多层爆炸式反应装甲。采用这种战斗部的“毒蛇”自然也就不是一辆8×8轮式步兵战车薄薄的防护装甲所能够防御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