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八章节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车臣的时候,留下了相当多的武器,而且车臣军队中的许多人都是以前的苏军,譬如马斯哈多夫,这位1951年出生的后来臭名昭著的*曾先后毕业于第比利斯高级炮兵学校和列宁格勒加里宁军事学院,长期在苏军服役,并获炮兵上校军衔。其军事能力在车臣分离活动中发挥了作用。1992年他投身车臣分离分子的武装部队,1994年被杜达耶夫任命为车臣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第一次车臣战役正是他所指挥的。

  而印度尼西亚人呢?他们继承了什么?除了继承了印尼人传统的懒惰、愚蠢与骄狂之外,他们什么也没有,这样一支什么都没有的军队怎么能够来打仗,他们完全是不知道该是去做些什么。他们只知道在KOTA区为核心的城区来做抵抗,之所以选择KOTA区,是因为这里最古老且最完整的荷兰遗迹区,中心为鹅卵石广场公园,西边有KALIBESAR运河,沿岸曾是这里的高级住宅区,河西岸有许多大型别墅,运河北边有17世纪的吊桥遗迹-鸡市吊桥,而且这最早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所在地,印尼有名的英雄人物曾被囚禁于此地牢内,此处也曾被作为军事堡垒,现在所陈列的都是雅加达深具历史代表性的遗物、旧地图、荷兰人所留下来的家具、陶器、古董、以及一座十六世纪葡萄牙的炮台,历史的轨迹在此依稀可见。一方面印尼人妄图利用这些古建筑物来作为支撑,构筑坚硬的火力点,另一方面可以用珍贵的文物来作为捆绑。可是这样的战术有用吗?

  不得不说,印尼人的这些做法的确是有些异想天开,某种程度上来说,捆绑的确也是会约束进攻方的手脚,可是他们忘记了一个根本点,那便是雅加达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有着什么样的一种意味。中国军队绝不会因为要保存印度尼西亚人的文物,而去牺牲自己的生命。于是让印尼人惊讶发现的是中国军队似乎并没有那些文物捆住手脚,而是不断以猛烈的炮火轰击这些据守在古建筑物内的印尼人,同时以四五辆坦克和排级的步兵单位组成单个的战斗群,突入城内。以小规模的战车及步兵作战单位组成战斗群,而以坦克排和步兵连组成再大一点的突击群,这样一个突击群往往是由几个战斗群所组成,而这种将坦克做出伴随火力的做法可以极强地增强了战车给与步兵的支持力量,就如同美军使用M1A2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伴随步兵攻入巴格达城一样,就如同他们使用主战坦克支持步兵在费卢杰的作战一样。

  这样做是为了能够极大发挥出战车的机动性和伴随能力,随着炮火的掩护,这些主战坦克便拖着浓浓的气溶胶雾,在陆航直升机的掩护下,沿着街道冲进了城内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