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 寒酸的兵工厂_我是朱由校我不当木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训练量也很大。只是在燧发火枪射击的训练中命中率确实不高。大概这些人也不是什么神箭手吧。没办法,没有大量的实弹射击是培养不出神枪手的。这都是银子呀。我猜想,他们的银两应该确实又紧张了吧,否则,战果应该比这要强。难怪,连老先生都不得不张嘴管我要钱。

  “老先生,射击的训练应该加强,不要吝啬子弹,缺银子了和朕说。朕要的是精兵,以一敌十甚至敌百的精兵。”我第一次以严肃的面孔对徐光启说话。他们是要上战场的,平时对他们大方一些,多训练一些、让他们多流些汗、多吃点苦,将来上战场就会少流血、少牺牲。

  徐光启也严肃的点点头:“陛下,老臣知道了。一个月之内,一定有改观。”

  “嗯。”我微微点点头,“一个月之后,朕再来。五千人,有点少。老国公,从你的京营中抽调出一千人,一千名体能最好的加入到精锐营。以后,京营要向精锐营输送新鲜的血液。以后,精锐的队伍逐渐扩展到一万人。明年,在和建奴的决战中,精锐营要成为绝对的主力。老先生,你任重道远呀?”

  徐光启没有说话,但我从他坚毅的目光中,看到了他的决心。

  兵工厂离军营大概有三十里路。在路上,我也再一次看到了乡村的旷野风光。沿途,可以看到一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人在劳作。十月的天已经很冷了,他们依旧在为生活奔劳。可是,他们的生活呢?依旧很苦。可以用苦不堪言来形容。两世了,我第一次看到生活如此艰辛的人。这些都是我大明的子民,可是,他们……难怪那些有文人气节的人都高呼“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大明的通州还应该算是安定的吧,可是,冬天到了,他们仍然没有一件足以抵御寒冷的衣服。

  走了一路,我皱了一路眉头。到达兵工厂的时候,我都感觉到我的脸上挂着一层寒霜。兵工厂太小了,占地有五亩吗?难怪徐光启说生产能力那么弱。这是一个兵工厂吗?我看倒像一个小作坊。而且,如此密集的人群适合在这里建立兵工厂吗?这是不是有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吗?

  看我面沉似水,周围的人也没说话。

  “老先生,对于这个小作坊,你有什么计划吗?”

  徐光启苦笑一声:“陛下,这个小家伙还是我们去年省吃俭用盖成的。我计划着今年冬天把他扩建成占地百亩的大厂子。这也是我再次张嘴向您要钱的原因。就这个小家伙,连我们五千人的消耗都承担不起呀。”

  我点点头,确实,这事不能怪徐光启。。这应该是历史遗留问题了。

  “去密云重建厂吧。找个方圆三十里没有人家的地方。厂子要建的足够大,朕打算把它建成大明最大的兵工厂。但要注意安全。火药这东西,很危险,即使再注意,也可能发生意外。我们不能让周围的人们和我们一起遭受损失。他们的生活本来就很苦了。我们不能雪上加霜。”

  “王伴伴。”我看向王安,“立即、马上,让客巴巴给我先凑足五百万两银子先给我送到通州。”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