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8 拍摄拯救大兵瑞恩(1)_纽约199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号,简单太多了。

  等十天的训练完成,两个小团队不仅变得更加团结了,甚至相互之间产生了竞争和隔阂。

  这要不是故意为之才怪呢,但白奎因想不出这么做的原因来。

  ……

  军训结束,“奥马哈海滩”登陆战立即开拍。

  这个场景全程使用手持摄影机拍摄,斯皮尔伯格还特意让道具组设计了一个震动电机安装在摄像机上面,震动电机上的控制系统和爆炸点的引爆系统远程连接。

  一旦道具组引爆某处爆炸点,三个机位:跟随汤姆汉克斯的、固定在德军机枪塔后方的,以及拍摄全景的摄影机,就会同时产生震动,就像是被爆炸震撼了一般。

  拍摄时,最多的时候同时动用了1000名临时演员,其中大部分是爱尔兰陆军预备役的成员。

  在这些临时演员中,有20到30名是截肢者,配上假肢,来扮演被炸断四肢的士兵。

  到了海滩登陆战场景的拍摄后期,一开始拒绝了斯皮尔伯格的英国国防部,因为舆论压力过大,不得不派出数百名军人前来参与拍摄。

  众所周知,斯皮尔伯格的这部电影拍摄的是二战题材,而且是英国人一直引以为傲的诺曼底登陆,这是英国人转守为攻的开始,而国防部竟然为了一些细枝末节的原因,拒绝了斯皮尔伯格在英国拍摄登陆戏的请求,让剧组去了爱尔兰。

  这个消息先是被小报捅了出来,然后经历了各大报纸口诛笔伐之后,国防部终于提供了支援。

  那家小报的后台好像是维亚康姆集团,那是派拉蒙的母公司,派拉蒙投资了《拯救大兵瑞恩》……

  人员的增加,使得拍摄的进度加快了不少,一些场景也可以一气呵成,拍个大远景,大大加快了斯皮尔伯格的拍摄进度。

  终于在连续拍摄18天后,斯皮尔伯格宣布海滩登陆战的场景拍摄完成。

  之后,剧组将前往伦敦郊外的哈特菲德机场,拍摄后续的场景。

  听到拍摄结束的通知之后,白奎因率先跳起来欢呼,终于可以和湿淋淋的衣服以及湿漉漉的帐篷告别了,到了伦敦,至少有酒店住,可以每天洗澡,也不用再泡在海水里了。

  ……

  哈特菲德机场是一个旧机场,早已停止使用,但当年的军事设施还在,成为英美两地很多二战或者战争题材的剧组经常使用的拍摄场地。

  哈特菲德机场不但有大型飞机库房也可以用来当做摄影棚,搭建场景,而且还有超过1000英亩的空地和树林,正好可以用来拍摄野外与森林等场景,斯皮尔伯格甚至在空地上搭建了一个破败的法国小镇卡伦坦。

  那里正是影片后一半的战争发生地,八人小队和瑞恩所在的空降兵连队,将在这里阻挡数倍于己方的德军部队。

  那只德军部队有数辆坦克,甚至还有两辆虎式坦克,而美军却缺少武器,重武器只有两挺机枪,一门迫击炮还是坏的。

  布景工作在半年前就开始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斯皮尔伯格的新片早就传出了风声,却迟迟没有开拍的原因。

  一到哈特菲德机场,白奎因就特地去了“卡伦坦小镇”去看看真正的大制作是如何在布景上精益求精的。

  小镇的房屋大多用砖石搭建外墙,虽然里面大多是空的,但比起木板拼凑的背景板要真实得多,再挑剔的观众也不会发现这里和真正的城镇有多大区别。

  摄影机机位和轨道也都提前布置好了,一些墙体和地面都有预先挖好的小坑,就等着拍摄时安装烟火,模拟实战中的爆炸。

  这点说明斯皮尔伯格请来的摄影团队是极为专业的,他们在导演不在现场的情况下,就根据剧本分镜头和效果图,提前规划好了每一个镜头的机位,以及每一次爆炸的炸点,等斯皮尔伯格来检查就行了。

  白奎因觉得,斯皮尔伯格估计也很难找出多少疏漏,大概率便是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角度拍摄。

  于是他又暗自在自己偷师的“小本子”上记下了摄影团队的负责人的名字:卡明斯基。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