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4章 朱三松不够,再加吴昌硕_玩宝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来的,而且后来接盘的人,也一直没有拆过银边;如此一来,既不知道是朱三松的作品,也不知道是吴昌硕的珍藏。

  余耀虽然自叹撞大运,但归根到底,还是实力使然。

  首先是眼力。看出是明末清初的竹臂搁,看出是一件精品,已然需要比较高的眼力,但若只看布局和刻工,就断定是大师作品,难度还是很大的。

  还需要魄力。没有款儿,即便看出来,想拍下,也得考虑行价。这件竹臂搁如果没有余耀后来发现的这些,行价顶多也就是十万八万的。余耀当时一口出了十万,若是有人竞争,其实他还是会加价的。

  余耀正想着,手机铃声响起,一看,是沈歌。

  “听说你拍了一件竹臂搁?”

  “你的同事嘴巴还挺碎。”

  “没办法,就你一个人竞拍,而且六万起拍价儿,你张口就十万,都快成新闻了。”

  余耀口气无奈,“我又不知道保留价,能怎么办?你们要是不说明有保留价,我肯定只加一手,六万五说不定就拿下了。”

  “我听家具部的同事说,这臂搁没有款儿,你怎么这么感兴趣?”

  “就是喜欢而已。再说了,没款儿也说不定是名家的,这就得看眼力了!”

  沈歌忽而有些感慨,“这倒也是。我们以前还拍过清代嘉定竹雕第一高手吴之璠的一件笔筒,好几年前,拍了九十多万呢。一件小小的竹筒,居然到了百万上下,想想有点儿匪夷所思。”

  余耀心想,你打电话到底想说个啥?

  “亏你还是拍卖行的,古玩的价值,能用材质论吗?精髓在于文化艺术,宣纸墨汁能值几个钱?好几个亿的书画作品都有。”

  “书画终究是文人的手笔,但竹雕,说到底还是匠人的东西。”

  “那瓷器呢?瓷土又值几个钱?不也是匠人的东西?”

  “瓷器还有釉料呢,还需要建窑,烧造的工艺要求也很多。竹雕,就是一把刀。”

  余耀摇头,“你呀,你这是掉进一个怪圈里了。艺术的震撼力,不在于复杂,而在于高度;也不在于身份,而在于精妙。匠人术有专攻,肚子里的东西或许不及文人深厚,但艺术性并不低。”

  沈歌沉默,忽而小声道,“那你有空给我指点一下迷津呗?”

  余耀愣了下,嗯?这什么意思?忽如一夜春风来?

  “行啊。谁让你是一个美女呢。”

  “等忙完了拍卖会,我好好请请你啊!”沈歌又抬高了声音。

  “好,随联。”

  挂了电话,余耀心中忽然起了一丝异样的感觉。对于沈歌这样少见的大美女,就算不喜欢,一般男人也是不会拒绝的。

  余耀一直有点儿搞不清,自己是喜欢她呢?还是喜欢她呢?

  第一个她,是她的人;第二个她,是她的美貌。

  还没琢磨太多,濮杰风风火火来了,“出了啊!”

  “什么出了?”

  “宣德骰子碗啊!”

  “谁?”

  “胡占山,听说过吧?”

  “不仅听说过,还见过呢!”

  胡占山他确实见过。就在那次窜货场,胡占山也参加了,还出手了一件乾隆官窑青花鹿头尊,沈重远也对他介绍过,胡占山是江州有名的瓷器藏家,重点是清三代官窑。

  “你怎么找上他的?出了多少?”余耀接着问道。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