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温和的咬人_无双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信缓缓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着天子笑了笑:“陛下,该不该打,您三年前开始准备的时候,心里就有了答案,这件事不应该问臣,应该问您自己。”

  “而且这个问题,大晋任何一个臣子也没有资格回答陛下,事关国运,应该由陛下一个人乾纲独断,旁人无可置喙。”

  “少说这种空话哄朕。”

  天子笑骂道:“这天下何时是朕一个人的天下了?三省的五个宰辅,哪一个没有在宰执天下?京城里京城外的官员,哪一个没有在牧守万民,朕只是高高的坐在这个位置上,帮着天下人拿一拿主意而已。”

  “况且,即便这件事应该由朕一个人说了算,但是你作为臣子,给一些意见总不会是罪过吧?”

  不得不说,太康天子的思想还是很超脱的。

  在他心里看得很清楚,这天下不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也不可能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

  不过他的思想,还是没有到达后世那种“天下人的天下”层面,只到了皇权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层次。

  李信愣了愣,随即低头道:“那臣就说了?”

  “你说就是。”

  天子淡淡的说道:“这里就你我两个人,不会再有第三个人知道了,以后就算事情出了差错,朕一个人担下来就是,怪罪不到你头上。”

  皇帝已经默认北征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北征失败,也不怪李信。

  靖安侯爷低着头,心里暗暗吐了口唾沫。

  这句话就是纯粹的哄小孩的屁话,自古皇帝就是最会甩锅的人,不管什么事情,都不会,也不能怪罪到皇帝头上,因为“天下无不是的君父”!

  不管什么错事,都不会是皇帝的错,而是受了“奸人”蛊惑,这个所谓的奸人,常常就是最大的背锅侠。

  换句话说,如果李信建议北征,然后北征事败了,这件事很大几率就会扣到他的头上,他就会成为那个蛊惑天子的“奸人”。

  所以李信才不肯表态,一直推脱。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陛下,您已经准备了三年时间,此时放弃不免可惜,而且我大晋如今国富兵强,正是开疆拓土的大好时候。”

  “陛下已经北望了三年多了。”

  靖安侯爷沉声道:“按照臣的意思,北征可以北征,但是没必要动用举国之力,蓟门关或者云州城,都有我大晋的兵马,陛下可以下令,让这两支兵马出动,慢慢往北推进,先试探试探。”

  “而且也不用硬打。”

  李信低眉道:“四十年时间过去了,北边的宇文诸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现在谁也不清楚,陛下可以先探查清楚北边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等探听清楚了,大可以恩威并施,一边派兵推进,一边派人劝降,最好的情况是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如果残周的宇文诸部怯懦,陛下费不了多少力气,就可以完成开疆拓土的伟业。”

  天子眯着眼睛,赞赏的看了李信一眼。

  “不瞒长安你说,这几年时间有不少人在朕面前出过主意,什么话朕都听过了,但是还是长安你说的话,最合朕的心意。”

  天子从座椅上站了起来,走到李信面前,微笑道:“长安今天莫要走了,留在宫里陪朕好好商量商量,具体应该怎么个章程。”

  大晋三代天子,武皇帝不用多说,是个一碰就炸毛的狠人,只要想打,就会一口气打到底。

  但是武皇帝之后的承德天子,就温和了不少,二十年没有起刀兵。

  如今的太康天子,也不是穷兵黩武的性子,他甚至略微有些懦弱,相比较来说,李信提出来的这种“温和的进攻”,自然更合他的心意。

  靖安侯爷低头道:“陛下,臣倒是无所谓,但是犬子还在宫里……”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