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十一章(83)帮忙(六)_陌上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声声说什么纯碱能使石英石更容易烧融,教人无从反驳。就是这样一个学止半途的家伙,不仅做到上柱国封了县伯,居然被定一先生引为知己?

  现在,既然知晓了“碱”字的来历,田岫就不再刨根问底了。《说文》和《书》里都有介绍,草木灰里也有鹹,按商成的叙述,把草木灰加水煮沸之后,再有个什么“提纯结晶”的过程,就能得到“纯碱”。她看过一本南朝齐人做著的道家炼丹古籍,书中就有记录,“取石精为用,以五灰作引,遂得玻璃。”以前总是不明白石精和五灰具体所指,现在明白了,石精即是石英石,五灰就是草木灰,石精混杂纯碱,就能烧出玻璃!不过还有一个问题,火窑里的火头还是不够旺。

  几位在作坊里帮忙的老匠人都说过,无论是专供大内的上等木炭,还是拉来的石煤,烧起来火头都够旺。她不知道,这添加了纯碱之后,窑里的火究竟能不能使石英石融化。即便有前人的记述,她依然没有把握能把玻璃烧制出来。

  商成点着头说:“窑里的温度确实是个问题。温度不够,加再多的纯碱大概也成不了事。不过木炭和煤炭不行,那就用焦炭。”他使劲地在脑海的角落里寻找相关的记忆。“木炭的燃烧温度好象能达到一千度;煤炭,就是咱们通常说的石炭能达到一千二百度;焦炭可以达到一千五百度还是一千六百度……玻璃的熔点好象就是这个温度吧?这还是在没加纯碱的情况下。”

  田岫和常秀还有杨衡面面相觑。木炭能到一千度?石炭是一千二百度?这个“度”字是什么意思?是一种量度么?既然是量度,总要有个长短高低的比较吧?还有这一千度和一千二百度又是如何衡量出来的?

  这个问题就简单了,至少比如何烧制玻璃简单。商成乐呵呵地指着手里的茶盏说:“温度的衡量很容易。大家手里的茶汤结冰时,就是零度;而它烧到滚开时,就是一百度。比它的温度更高。”他举起盏,“象我手里这杯茶汤,手摸着有点烫,又能够忍受,估计温度就在四五十度。”

  田岫拧着眉头思索半天,还是觉得有点不能接受,正想接着话题问下去,常秀先一步插话说道:“这焦炭,又如何得到?”他毕竟不是技术官员,也不关心杂学,一门心思只想着赶紧把玻璃烧制出来。至于什么茶汤什么温度,管它是什么呢?他只要玻璃!

  “找块地,刨个大坑,就象煤炉那样在中间设个隔离层,上面放炼焦用的煤炭,下面烧石炭。或者直接在地面起圆形拱顶的长甬道,还是分两层,上面炼焦下面加热。”商成随说随在纸上画图,三笔两笔地就画出了草图。这土法炼焦的办法他当初在乡下见过几回,虽然不知道具体怎么做,但外观是随手就能画的。末了叮嘱常秀说,“炼焦的时间可不短,至少也要六七天,还有几道工序,关键是最后一道推焦还是什么。总之,还得靠你们摸索。不过这焦炭的燃烧效率肯定比石炭高,木炭更是没法比较。”

  常秀哪里还管他说什么,直接就把纸扯了交给杨衡,盯着杨衡的眼睛一字一句地叮嘱:“小心收好,回头找人专门盯着!不管是要人要钱还是要物,直接找我!”

  杨衡使劲地点着头,小心翼翼地折叠起来贴身收好。

  商成突然又加了一句:“可以把丹铅也试着加进去!铅玻璃比玻璃更好,更透明!”他隐约记得铅玻璃好象又叫水晶玻璃,硬度比普通玻璃更高,透光性也更好,既然小洛坊有丹铅,何不尝试一下?

  常秀胡乱点头答应着。他根本没听清商成在说什么,又问道:“子达,你看白酒有了眉目,玻璃也有了指望,这推广新农具和新作法,是不是……”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