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二章 水泥_大明王朝15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力,而且它的硬度能够让大堤经受住洪水的冲击的。”

  朱厚照说得这种材料,就是现代的水泥。

  水泥所需的石灰石、粘土、铁矿粉、石膏等材料。朱厚照也都能找到矿藏。

  南京本地石灰石、粘土、铁矿石和石膏产量就极其丰富,完全能够做到自给自足。

  而应天府旁边的太平府有个当涂县,那里矿产资源极其丰富。

  当涂县就是现在的马鞍山市。

  至于苏州府、常州府等地矿产资源储藏也很丰富。

  所以,朱厚照才有底气说出刚才那番话。

  紧接着,朱厚照就把自己研究出来的水泥向大家做了一番讲解。

  大家听得也是云里雾里的。不过聪明的王守仁对于朱厚照的这番言论深信不疑。

  朱厚照在安排王鏊等人到各县彻查冗员问题,美膳楼开业之后,就开始着手研制水泥。南京工部尚书董钺亲自组织工部的工匠,按照朱厚照的想法,寻找矿产材料。按照朱厚照的图纸,制作制造水泥的设备。

  董钺也是今年刚刚上任没多久。他的前任是肖祯是七月二十五致仕。他是七月三十由南京礼部左侍郎升为南京工部尚书的。

  刚刚上任的董钺干劲十足。对于朱厚照的吩咐,自然是全力以赴去做。有时候还亲自上阵,亲力亲为。

  要不是美膳楼出了事,朱厚照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水泥的研制这件事上,现在早已经开始组织人修筑堤坝了。

  不过王鏊等人到各县彻查冗员问题,进展速度明显高于朱厚照的预期。

  有了王守仁等人的参与,制造水泥一事,也将提速很多。

  朱厚照带着王守仁、王承裕等人来到了工部的一个作坊。

  此时,南京工部尚书董钺并不在现场,而是全权委托南京工部右侍郎高铨负责在现场监工。

  南京工部与北京的工部在官员设置上有所不同。南京工部仅设置右侍郎一人,并不设置左侍郎。

  可以说高铨是南京工部的二把手。

  南京工部的一二把手都参与到水泥的研制当中,足见其对朱厚照吩咐的重视。

  高铨见太子亲自来了,就迎了上来。

  “高侍郎。现在进展怎么样了?”朱厚照问道。

  “回禀殿下。经过这几日的反复试验,水泥的硬度已经快达到目标了。这两日,最新配置的水泥即将烧制成功。据我们判断,这一批应该能够达到太子殿下所要求的标准。”高铨回道。

  朱厚照听了十分高兴,笑着说道:“如果水泥能够研制成功,那南京工部可是大功一件呀。无论是董尚书,还是高侍郎那都是有功之人。”

  高铨十分谦虚地回道:“这都是殿下英明之举。臣等只是按照殿下的意思做事而已。要论功劳,那也是殿下的功劳。臣等只是跑跑腿而已。”

  对于高铨这种不邀功的态度,朱厚照十分满意。

  紧接着,朱厚照等人来到了前一次试验的石墙面前。

  高铨现场讲解道:“殿下。按照您设计的流程。我们每次生产出来水泥,都会用它砌成这种石墙,然后用凿子、大锤进行破坏。用水进行浸泡、冲刷,以检验其强度。并且根据结果来判断本次水泥的强度是否达到标准。再根据此次实验结果,研究下一次的水泥制造。”

  高铨的这番讲解,令朱厚照有些脸红。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