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五章 视察深水港_大明王朝15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县令时,政绩卓越,升任南京御史。弘治十二年出任松江府知府。

  正是对刘琬比较了解,朱厚照才敢于将王鸿儒的那摊子,交给刘琬负责。

  当朱厚照来到松江府,刘琬、王鸿儒等人前来迎接。

  朱厚照和刘琬寒暄了几句之后,就进了衙门。

  落座后,朱厚照就表明了来意,他说道:“刘大人。本宫此次前来,就是来看一看深水港以及船队的情况。前一阵子让你帮忙管理,本宫还得谢谢你呀。”

  刘琬忙说道:“殿下言重了。您在我们松江府建港、组船队,那既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对我们的支持。且不说别的。就是将来船队运营起来,就能带动我们松江府的发展。这对我们松江府那可是天大的好事。要说感谢,那也是我们松江府感谢殿下您呀。”

  朱厚照笑了笑,说道:“刘大人只是帮忙,就不想知道,我建造船队要干什么吗?”

  刘琬回道:“微臣不敢揣度。只是觉得,殿下这么做,自然有殿下的道理。”

  “刘大人。在本宫面前无需这么谨慎。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本宫不怪你就是了。本宫就不信你没有寻思此事。”

  刘琬见太子朱厚照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就说道:“莫非殿下想重开海上贸易?”

  “刘大人觉得如何?”朱厚照反问道。

  刘琬回道:“据微臣所知,此事曾经有人提出过。可是朝中反对的太多,祖训也摆在那里。所以此事最后也就没有成功。现在的情况,与那时也差不多。反对的大臣,不占少数。所以此事难呀。”

  朱厚照说道:“此事的确很难。那刘大人持什么观点。是支持,还是反对?”

  刘琬说道:“微臣以为,此事既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大明很多商品可以远销海外,赚很多钱,增强咱们大明的国力。弊端就是此事耗费巨大,而且会将一些外来人员招来。冲突是难免的。沿海的治安也就是个大问题。所以,最终如何做决定,那还是朝廷的事情。”

  朱厚照十分认同刘琬的观点,他说道:“刘大人说得没错。朝中反对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父皇也是犹豫不决。此事现在根本不可能实现。”

  “那太子又是建港,又是造船,又是组船队,究竟是为了什么。毕竟短时期内是无法重开对外贸易的。岂不是浪费呀。”刘琬疑惑地问道。

  朱厚照解释道:“本宫这次组建船队自然不是为了对外贸易。这件事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只能是从长计议。本宫组建船队是要向京城和辽东地区运送漕粮和物资。”

  刘琬听了,说道:“据臣所知,蒙元就曾利用海路向大都运送粮食。可是走海路,还是有些危险。遇到大风暴,那可就是全军覆没呀。另外,朝廷一直通过大运河向京城运送漕粮。殿下如果这么做,必然会在京城引起轩然大波。”

  朱厚照解释道:“我从京城到南京,从南京返回京城,走得就是大运河。现在的大运河,疏于维修,已经是有些破烂不堪。出现洪灾,就会令运河堵塞。本来前往京城就费时费力。再加上堵塞,那浪费的时间和粮食,可想而知。所以必须改变现状。”

  刘琬知道太子说得非常有道理。

  但是此事要做起来还是有些难的。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