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章 最后通牒有人识_大明王朝15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咱们却付给人家利息。这一反一正,那可是亏大了。我知道殿下有殿下的考虑,只是如果无法支付利息的话,结果可想而知。”

  朱厚照解释道:“伯安。他们把钱存在咱们这里。咱们也不是一直放在那里不用。如果一直放在那里的话,给他们利息,咱们干拿利息,定然是赔钱的。可是我们可以用这个钱做很多事情。举个例子,咱们可以扩建南京农贸市场、增加马队、投资建设更多的厂矿,这些生意的回报,那可是远远大于咱们支付的那些利息的。他们赚利息,咱们赚大钱。大家都有的赚。可以说是双赢呀。”

  王守仁听了,立马明白了这个道理。他说道:“殿下。如此看来,这几家钱庄怕是要凉凉了。”

  朱厚照笑着说道:“本宫都给他们机会了。是他们没有好好把握。这可怨不到本宫。伯安。你先着手找地方,选人手,可以从那几家钱庄挖几个人过来。先在南京开一家,然后择机再在南京开几家,后期咱们在研究在南直隶各府、江南各省,甚至北方诸省,都可以建钱庄,形成一个全国性的钱庄体系。大家出门做生意都不需要带钱,直接拿着汇兑凭据,到当地的钱庄进行取钱就行。做完生意,也可以直接存到钱庄,回去后再到当地的钱庄取钱。如果不想取,直接存在咱们的钱庄里吃利息也是可以的。”

  对于朱厚照描绘的宏伟蓝图,王守仁为之动容。

  太子的脑子里究竟是怎么长的。

  怎么时不时地就会出现这些奇思妙想。

  王守仁就按照朱厚照的意思,下去办去了。

  武雄从朱厚照这里出来后,就把南京的这几家钱庄的老板召集到了一起,将太子朱厚照的意思进行传达。

  这些人都是有头有脸之人,能量都非常大。有几家钱庄,甚至还有大人物的股份。

  因此,听了武雄的话,绝大多数钱庄老板都没当回事,认为这是太子殿下自己给自己台阶下。

  倒是有一家钱庄的老板认为太子所言不虚。这位老板名叫王冕。他三十多岁,中等个子,由于多次落榜,就放弃了考取功名,负责打点家族的钱庄生意。

  他出自名门望族,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可是中古时期,中原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大家族。自打王吉举家前往琅琊国临沂县后,其子孙就在这里繁衍了四百多年。

  西晋永嘉之乱时,琅琊王氏自临沂衣冠南渡,举族迁往了金陵。

  王冕这一支就开起了钱庄。由于王冕颇有经商头脑,后期家中长辈就让其负责管理钱庄。

  王氏钱庄在王冕的领导下,业绩是越来越好,现在已经是南京城第三大钱庄了。

  朱厚照开始发行宝钞时,王冕就注意到了。他特意研究了一下朱厚照发布的告示。对于朱厚照所说,还是非常认同的。

  不过其他几家钱庄,尤其是南京最大钱庄永昌钱庄对于朱厚照发行弘治宝钞持反对意见。

  为此,永昌钱庄的老板尤见泰特意邀请南京的几家钱庄商议此事。

  同为南京城的同行。这几家钱庄既有竞争关系,也有合作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合作关系要远大于竞争关系。

  抱团取暖的想法,成为大家共同的想法。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