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3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_我的姑父叫朱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大举抓人,彻查勋贵,让朱能和丘福都手忙脚乱……请徐辉祖有个最显著的好处,他是徐景昌的伯父,好歹是一家人,他要是能出个主意,对大家伙都好。

  思前想后,两个人决定亲自登门,去拜见徐辉祖。

  说起来这还是丘福第一次来徐家,朱能倒是常来徐府,只不过他去的也是徐景昌那边。这也是他第一次来老宅这边。

  煌煌烨烨,巍巍赫赫。

  真不愧是顶级将门啊!

  徐辉祖知道了两人到来,主动出迎,彬彬有礼,把他们请到了里面,分宾主落座。

  丘福不爱说话,朱能就主动道:“魏国公,现在不少卫所空额严重,这事情到底要怎么应付?还有,太多的千户百户,他们私下里做生意,败坏卫所,你有什么心得没有?”

  听到这里,徐辉祖很认真道:“其实洪武朝的时候,我就去过好些地方练兵,也摸过各地卫所的情形……主要的毛病啊,还是人丁繁衍,原来的土地不够用了。而且你们也清楚的,卫所虽然有图册,但那些都是掌握在卫所官手里的。他们既是军中长官,又是地方父母官,兵权财权,全都在手,趁机兼并土地,压榨下面的军户,几乎是理所当然的,要说起来,他们比那些地方大户还要过分多了。”

  丘福绷着脸,沉声道:“话不能这么说,将士们有功,难道就不能享受享受?”

  徐辉祖没有反驳他,而是叹道:“是该享受,可真正到了打仗的时候,却是拉不出兵马,尤其是中原内地的卫所,几乎崩坏,四年靖难下来,更是弊端丛生,不整治真的不行了。”

  提到了靖难,朱能就好奇道:“这事我们还不清楚,魏国公能不能仔细说说?”

  徐辉祖点头,“要说起来,靖难的问题,主要是从各地抽调兵马……”

  三位国公在一起,足足聊了一个多时辰,才算把事情说明白,其实洪武晚年,军户制就已经出了问题。

  像是李景隆和徐辉祖,都多次到各地督促练兵,检查卫所状况。

  彼时一个满编的千户所,还能有六七百人,最差的也有五百人以上,还能保持一些战斗力。

  麻烦在于靖难之后,由于南军打得太差了,每次都要大举征兵,几十万人马上去,然后就被朱棣打得稀里哗啦。

  头一年还算勉强,但是到了第二三年之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各地抽走,只见人离开,却不见人回来……有些家庭,第一次把长子带走了,第二次带走了次子,等到第三次,家里头没有男丁了。

  军户制的缺德就在于此,大明的军队不是从全国所有人征召,而是从那些固定的军户来出。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除非把你家的男丁消耗光,才会放过你们。

  如果像开国的时候,一直打胜仗,损失也不大,这还好说,但是到了靖难之役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