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7章 必也正名乎_我的姑父叫朱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景昌的厉害之处,不打无准备之仗。

  而且寻章摘句,为我所用,只是徐景昌的防守而已……他真正的杀招在后面,从尼山鸿儒会的说法一出,讨论的核心只有一个,就是谁说了算!

  伱是孔孟门徒,还是大明官员?

  你服务儒家,还是效忠大明?

  徐景昌和群臣的较量,都在这一条线上。

  今天他又问出了更致命的一句话,难道连太祖皇帝说了什么,也要听你们的解释吗?

  你们解读圣人微言大义,解释纲常,以圣人道理,劝谏天子。

  你们还在太祖的话语里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解释祖制,又拿太祖皇帝教训天子……

  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事情说到了这里,有没有尼山鸿儒会已经不打紧儿了。

  所以说,想和文官过招,分厘毫丝都不能差。

  这种高端局,所有勋贵凑在一起,把大家伙的脑子都挖出来,堆在一起,也只能就着火锅吃了,半点用处都没有。

  哪怕是徐辉祖,他也勉强听出来,抬举自己老爹的地位,居然牵连到了谁是正统的根本问题。

  不得不说,徐辉祖也是目瞪口呆,心惊肉跳,他开始疑惑,自己这个大侄子到底行不行啊?

  此时的郑沂已经察觉,自己陷入了徐景昌的陷阱,再继续纠缠下去,他真的要成逆党了。

  所幸郑沂来了一手太极,他反问道:“太祖皇帝的教诲,自然人人皆可用心体会,我所言不过是我的想法而已……倒是定国公,你有什么高论?”

  你小子接招吧!

  徐景昌笑道:“我只有些愚见而已,谈不上高论。我只知道承认了大元正统,大元天子有恩百姓……天下丧乱,乃是韩山童、刘福通等人的原因。太祖皇帝是被迫卷入,为了救民,才起兵夺得天下。既然如此,那太祖皇帝起兵北伐的时候,为什么要说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没有大元失德,为什么太祖皇帝不把江山还给大元的君父?”

  徐景昌淡淡一笑,又看了看其他人,“仆才疏学浅,年纪又小,还请诸位大人,谁来教教我!”

  这一番话,不敢说是石破天惊,也是天塌地陷了。

  坏了!

  徐景昌把殿兴有福的命门给捏爆了!

  你说元朝是正统,对百姓有恩,天下大乱,是有居心叵测之徒干的……既然如此,那朱元璋扫平了陈友谅、张士诚,接下来不该北伐,而应该还政大元皇帝啊!

  毕竟元顺帝还活着呢!

  北伐大都,一统天下,就不是冒犯君父了?

  殿兴有福的核心就在于不是君父的错,是野心家的错,天下大乱,我是从各路豪杰当中杀出来的,从乱贼手中取天下,不是从君父手中取天下。

  以此来说,我只是天命所归,并非乱臣贼子。

  所有的百姓,还要忠心大明,不要跟咱学……

  就算你勉强认下了殿兴有福论,这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