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章 通政使的崛起_我的姑父叫朱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北至南,看到的军民百姓,不计其数。

  消息传到了宫里,就连朱棣都被惊动了,他立刻降旨,要求朝臣悉数进宫,同时传旨钦天监,询问情况。

  这事情值得赌一把!

  “定国公,卑职已经明白了……请定国公放心,卑职必定竭尽全力。”

  咱们,内阁!

  两位阁臣迅速领会了解缙的意思,没错,是咱们自己人!

  内阁决定共同进退,就在双方紧锣密鼓,做着最后部署的时候,时间到了八月底。

  六部尚书全都排挤他,旬会他主持不了,征税的权力又都被户部夺走,加上六科廊也不听号令。

  徐景昌脸上含笑,他知道解缙是个聪明人,和聪明人谈话,就是方便。

  这是要改换朝局,换一批新人上来了啊!

  其实这种事情并非没有发生过,比如在唐代之前,左右天下的是门阀世家,比如王与马共天下,就是最好的例子。

  随后到了宋代,科举大兴,寒门士人彻底主导天下。

  说到底,还是资历太低,没人服气。

  就在这时候,吴山进来送信,解学士来了。

  也就是说,大星落处,不能大兴土木,而这块地方,正是应天城南,聚宝门外。

  他从河北砍到了岭南,从山东杀进关中,天南地北折腾一大圈,算是彻底断绝了世家的根基,从物理上毁灭了大族。

  解缙堪称人杰,徐景昌又说的很直白,他怎么听不明白!

  天赐良机就在眼前,岂能坐失良机!

  大丈夫生在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拼了!

  金殿上死一般的沉寂,此时此刻,解缙只觉得一股气劲儿,正在向后运行,他有种憋不住的冲动。

  “扭转大局的关键到了。”

  倘若自己主导了这一次增加俸禄,把事情办得漂亮,百官归心,不说达到徐景昌的高度,至少能和六部尚书掰手腕,获得大九卿该有的地位。

  此时站出来,就是和六部尚书作对,就是代表自己这个通政使,真正自立门户,从此叫板六部,成为朝堂上的一股势力。

  “蹇尚书,你怎么看?”

  蹇义身为百官之首,不由得浑身一震,随后道:“陛下,臣不敢妄议天象,只能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可否宽限些时日,细细查之,然后再做决断?”

  收获了未来皇帝的承诺,徐景昌心情不错。

  因此解缙拿出了一百二十分的精力,他首先去拜会了杨溥和黄淮,作为内阁之中,尚存的两位成员,解缙跟他们彼此交心,深谈了一次。

  但是终唐一代,科举出来的文官数量少,质量更差,远不能冲击世家大族的地位……而就在这时候,一个屡试不第的读书人掀桌子了。

  他把解缙请了进来,解缙发现了太子也在,一阵迟疑,徐景昌就笑道:“不用在意,把他当成背景就是,咱们说咱们的。”

  朱高炽气哼哼道:“名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