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8章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_我的姑父叫朱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者子孙不肖,败了家业。

  因此你要是办个应天诗报,儒林杂谈什么的……那对不起了,只能局限在士林,虽然应天城读书人多,但总有极限。

  徐景昌弄得学堂,最初不过是收拢流民,给他们找个安身立命的地方,能够适当学点手艺,不至于挨饿。

  顺便还混个皇孙同学,里子面子都有了。

  “行了,你也别委屈了,爹牵着你出去。”

  更有人投来了羡慕的目光,这帮泥腿子竟然成了天子门生,早知道如此,我们也进来求学啊,哪怕花点钱也值得啊!

  有些聪明人干脆过来打听,想要入学,需要什么条件。

  以响声作为信号,顿时鼓乐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旗幡招展。

  至于礼部那边,如果有人追究,说是随便穿了状元的衣服,徐景昌就可以回敬他们,我们的学生只是穿了新郎官的衣服,没有规定不许穿新郎官的衣服上大街吧?

  早知道这么救济流民,让我们也当流民算了。

  最下血本的,就是数量惊人的烟花爆竹。

  他们如此,那些看着夸官的老百姓,更是心潮澎湃,眼馋到了不行……说话之间,就不断有人往学堂跑。

  而更让人欲哭无泪的还在后面……中秋夜宴结束,转过天,朱棣御笔题字:天下第一私塾,就给送去了学堂。

  有家长带着孩子,看了一次,就决定留下来了。

  不过这个彩儿是给自己儿子的,朱高炽也说不出任何东西。

  朱高炽哭笑不得,我当然知道,你们这就是自欺欺人。

  朱高炽翻了翻眼皮,“臭小子,我都生了你,你怎么还不知足啊?敢跟你爹要好处,小心我打你屁股!”

  你跟谁说不算仪仗,谁能相信?

  假戏真唱,唱得比真的还真了。

  在众人的想象力,这地方就跟破庙没什么区别,里面的人都是乞丐流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要多可怜有多可怜。

  学子们一遍一遍大吼,声势浩大,吸引了无数看热闹的老百姓。

  但是朱高煦怎么可能听徐景昌的,他在朱棣面前说花五万贯,实际上花多少,还不是他说了算。

  徐景昌连连点头,他更不敢大意。

  这是积了多大的德行啊!

  要是把身上的布衣换成铠甲,都能抵得上朝廷兵马。

  那些跟着朱瞻基沾光的年轻人,一个个涨红了脸膛,心扑通扑通地跳!这么大的场面,一辈子都不敢想。

  没有陛下救济,这帮流民早就死了。

  “我说汉王,这些人可都是你的人才……以后你的生意能做多大,全都看这一次了。”

  “叩谢陛下,感念天恩,效忠吾皇,死而后已!”

  但是还不够!

  朱高煦要借着这一次的机会,惊天动地一把!

  他搬出了库存的爆竹,在沿路准备妥当,伴随着朱瞻基过来,鼓乐喧天,鞭炮齐鸣,让应天的百姓看到咱的实力!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